班本课程:《第一次露营之帐篷探索》活动教案
第一次露营之帐篷探索
班级:蓉湖大三班
主题名称 |
第一次露营之帐篷探索 |
实施时间 |
2022.11.21——2022.11.25 |
主题说明: 陈鹤琴先生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生活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内容,只有将幼儿生活中最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活动中,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一天下午,我们带领幼儿学习古立古豆的活动中,讲了一个故事——第一次露营。幼儿对于露营非常感兴趣,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露营的装备。由此开启了我们的帐篷探索之旅。 |
|||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露营要准备很多东西。 2、能够大胆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帐篷,体验美术创意的乐趣。 3、愿意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帐篷。 4、勇于挑战,不怕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分享的乐趣。 5、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寻找真正适合搭帐篷的地方。 |
|||
主要活动: |
|||
语言活动:第一次露营 |
美术活动:帐篷 |
||
社会活动:帐篷大调查 |
建构活动:搭帐篷 |
||
科学活动:帐篷到底搭在哪里 |
|
||
环境创设: 在主题墙中将幼儿开展帐篷探索这一活动的过程展现出来,并将幼儿制作的手工帐篷作品展示在教室的柜子上 创设“第一次露营之帐篷探索”主题墙饰,布置以下板块:“课程起源”、“调查表”、“我喜欢的帐篷”、“第一次尝试”、“第二次尝试”、“完善帐篷”等。 |
|||
家园共育: 鼓励家长和孩子在家查阅资料,了解各种各种各样的帐篷,知道帐篷的结构和材质,并寻找生活中有哪些材料可以搭建帐篷。收集家中不用的旧的布、可用于搭建帐篷的材料。
|
|||
主题反思: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的学习内容应来源于生活、贴近生活。”帐篷是现代生活中常见的一个事物,也是孩子们非常感兴趣的。在这一活动中,幼儿们积极参与其中,不仅了解了帐篷的结构及材质,还知道了与同伴合作搭建帐篷。后期还可以继续带领研究帐篷的搭建,让我们的帐篷课程进一步完善。 |
语言活动:第一次露营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露营要准备很多东西。
2、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投影仪、PPT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们,周末或者放假的时候你们会跟爸爸妈妈去哪玩呢?(引出露营)
教师:你们都露营过吗?(一部分幼儿没有露营过)今天有两个小朋友跟你们一样,他们也没有露营过,他们准备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露营。
二、倾听故事。
教师:请你们仔细听一听。他们去露营准备了哪些物品?他们去了哪里露营?他们在露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后来他们是怎么做的?
三、交流讨论。
教师:听了故事,你们想露营吗?
教师:露营要准备什么?(引出帐篷)
教师:我们没有帐篷怎么办?(引出搭建一个帐篷)
教师:那请你们想一想什么材料可以搭建帐篷呢?
四、结束活动。
教师:你们说了很多方法和材料,下次我们一起去尝试搭建帐篷吧!
活动反思:
在这节语言活动课中,孩子们的注意力还是非常集中的,能够认真倾听故事,也能够准确并完整的回答老师所提的问题。当提到自己尝试搭帐篷时,孩子们很兴奋,迫不及待的说着可以搭帐篷的材料。效果还是不错的。
美术活动:帐篷
活动目标:
1、认识帐篷并了解帐篷的外形特征。
2、能够大胆设计自己心目中的帐篷,体验美术创意的乐趣。
活动准备:
帐篷图片、音乐、画笔、刮画纸、剪刀、胶水等
活动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教师:你们有没有去野餐过?和谁一起去的?野餐的时候要准备一些什么?
鼓励幼儿大胆表达,引出“帐篷”这一主题。
教师:很多小朋友都说野餐露营的时候帐篷是少不了的,玩得累了,躺在帐篷里休息,多舒服呀!那你用得帐篷是什么样的?你还见过哪些不一样的帐篷?
二、观察表达,探索尝试。
1、观察帐篷图片,探索帐篷构造:帐篷有哪几个部分组成?
小结:帐篷主体主要有帐篷的布幕、支柱及垫子。支柱的作用是把帐篷连接和支撑起来,可以3根、4根或者多根;垫子是帐篷中铺于地面的垫子,起到防潮、干净的作用;帐篷周围的布幕用来遮风挡雨,有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2、观察范作。
教师:你想设计一款什么样的帐篷?
三、自主设计,创意绘画。
教师:教师观察幼儿的创意绘画过程及作品。
四、总结评价,分享交流。
教师:你们都设计好了自己的帐篷,请你们来分享一下你们的帐篷是什么样的吧!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幼儿能够简单讲述帐篷的外形轮廓,能够大胆创作出自己心目中的帐篷,每个幼儿都有自己的想法,设计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但是也有个别幼儿设计出来的帐篷比较的单调,涂色比较潦草。
社会活动:帐篷大调查
活动目标:
1、能够查阅资料了解帐篷的结构及材料。
2、愿意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帐篷。
活动准备:
帐篷调查表
活动过程:
一、分享交流。
教师:孩子们,你们和爸爸妈妈了解了帐篷的结构,你们知道帐篷有哪些结构,哪些材料组装成的吗?
教师:谁来说一说你了解到的帐篷是什么样的?
二、集体探讨。
教师:刚刚我们小朋友分享了这么多的帐篷,如果我们现在要来搭一个帐篷,你觉得可以用哪些材料当支柱呢?(树枝、木梯、轮胎等)
教师:你会用这些材料怎么来搭让它们成为帐篷得支柱呢?
教师:布幕可以用什么材料来做呢?(床单、大一点的纸等)
三、结束活动。
教师:刚刚我们小朋友说的很好,每个小朋友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下次我们一起去尝试搭建一下。
活动反思:
帐篷在幼儿的生活中还挺常见的,所以在分享过程中,幼儿们都大胆分享着自己了解到的,对于用哪些帐篷来搭建帐篷,孩子们表现的还挺积极活跃的,能够结合自己生活和幼儿园的运动器械,成人想不到的,他们也能想出来。老师应该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这样才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建构活动:搭帐篷
活动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符号制定计划图。
2、勇于挑战,不怕困难,体验与同伴合作、分享的乐趣。
活动准备:
白纸、记号笔、各种布(旧床单)、各种活动器械、地垫、宽胶带等。
活动过程:
一、分组观察地形、讨论任务、商量设计。
1、幼儿讨论搭建什么样的帐篷。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和你们的组员商量一下用什么搭建帐篷,搭建什么样的帐篷?
2、小组分工。
3、找位置,讨论制作步骤,商量制作帐篷计划图。
二、幼儿合作搭建,教师观察指导。
1、巡回观察指导。
2、成果展示,分享交流。
教师:请小朋友来说说你们组的帐篷是用什么搭建的?搭建出来的帐篷效果怎么样?
三、结束活动。
教师:小朋友们很聪明,能够想到很多我们早上活动时的器械来搭建帐篷,很棒。请你们再想想我们的帐篷上还需要什么,下次我们再改进。
活动反思:
活动中,孩子们全程自主参与,再搭建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同伴之间想办法、合作解决问题,也能够寻找身边的物品去完善自己搭建的帐篷。通过此次活动,幼儿不仅学会了与同伴合作,还提高的自己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科学活动:帐篷到底搭在哪里
活动目标:
1、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寻找真正适合搭帐篷的地方。
2、能与同伴协商决定帐篷搭建地。
活动准备:
熟悉幼儿园场地、各类绘画工具、幼儿园地图
活动过程:
一、谈话。
教师:小朋友们,上一节课我们对帐篷的搭建地有很多自己的想法,并进行了投票活动,我们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教师展示幼儿心中的帐篷搭建地投票结果。
二、分组观察地形。
1、教师:结合上一节课幼儿制作的“我的帐篷打哪里”幼儿园的地图进行实地考察。这些地方是否合适搭帐篷呢?让我们一起去实地看看吧!
2、结合原有经验,幼儿小组结对,逛逛幼儿园中选择的帐篷搭建地。
3、教师关注和引导:选择的地点是否合适?我们可以怎么搭?发现了什么问题?
4、将实地观察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记录。
三、分享调查结果。
小组分享地图,表达小组讨论的结果。
四、集体讨论。
1、幼儿进行投票。
2、协商决定最佳搭建地。
活动反思:
在选择场地的过程中,有的幼儿选择的是场地比较大的地方,比较空旷的地方,有的幼儿选择的是离搭建材料比较近的空地。最终经过大家的商量决定,搭建帐篷的场地我们选用离搭建材料比较近的空地,这样方便取放材料。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