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幼”见花开
盛二中小二班 班本《“幼”见花开》课程审议记录
课程名称 |
“幼”见花开 |
审议 阶段 |
前审议 |
时间 |
2023.4.8 |
幼儿关注点 (课程来源) |
春天的花园是热闹的,大树抽芽,小草返绿,鲜花盛开,蝴蝶翩跹,缤纷的色彩,鲜活的生命让孩子们在得到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扇探究之门。在一次散步中孩子们无意间发现校园一角有花开了,对这一发现孩子们惊喜不已,生活处处皆课程,挖掘孩子喜欢的课程,会让孩子成为真正课程小主人,引导孩子区结识花朋友,与自然交融,在真实、生动的情景中去获得发展。借此机缘,我们就以花为线索展开了《“幼”见花开》班本课程。 |
||||
环境设想 |
《“幼”见花开》设计四个版块: 认识花朵:花儿的大调查 我眼中的花: 花儿知多少 花儿的秘密: 奇妙的花儿 留住花之美:制作话手帕、花书签 |
||||
资源利用 |
1、家长利用网络或者图书,提供有关各类花朵的知识,和幼儿一起分享,增加相关知识。 2、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大自然中寻找花朵,了解花的生长过程及适 合气候的生长环境,通过和孩子一起探索获得知识。 |
||||
教育价值 |
春天的花园是热闹的。大树抽芽、小草返绿、鲜花盛开、蝴蝶蹁跹,缤纷的色彩,鲜活的生命让孩子在得到审美体验的同时,也开启了一扇探究之门。一次户外散步中,小朋友们在花坛的角落里发现了几朵小花,玫红色小小的,对这一发现,孩子们惊喜不已。生活处处皆课程,挖掘孩子喜欢的课程,会让幼儿真正成为课程的小主人。引导孩子们去结识花朋友,与自然交融,在真实、生动的情境中,去获得发展。 |
盛二小二班 班本《“幼”见花开》课程审议记录
课程名称 |
“幼”见花开 |
审议 阶段 |
过程审议 |
时间 |
4.18 |
问题探索 |
问题呈现:白色的花朵插进颜料瓶后会变颜色吗? |
||||
共识与对策:带着疑问,孩子们自己动手分小组把白色的花朵放进不同颜色的颜料瓶中,在第一次失败后继续尝试再多加颜料后,最终花朵全部变色,通过实验加深对这一活动的认知。 |
|||||
环境 创设 |
主题墙思考: 随着课程的推进,我们把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轨迹都呈现在了主题墙上:首先是创设版块《花儿的大调查》,孩子们对花朵结构有着好奇心,通过了解对花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又创设了第二个版块《我眼中的花》针对幼儿对于花朵的疑问,介绍花朵各个部分,让幼儿初步了解有关花朵的知识。第三板块《花儿的秘密》这一板块是进行科学实验,针对幼儿对花朵颜色的好奇,进行的科学试验,让幼儿喜欢探索。通过一系列的探索后根据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创设第四个板块<留住花之美>。这一板块是针对幼儿的提问:“花瓣掉下来了,怎么办?”进行实践性的解疑,让幼儿自主探索。通过手工活动制作花手帕和花书签把花儿最美的样子呈现在手帕上和书签上。留住花儿最美的样子。 |
||||
区域的调整: 在班本课程的开展中,我们在区域中增设了与主题相关的一些材料:阅读区:图书《七色花》《拉拉鼠和五色花》等。美工区:增设干花、鲜花、马克笔。益智区:颜料、白色的鲜花。 |
|||||
幼儿发 展评价 |
孩子们在《“幼”见花开》这个主题活动种,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活动,自主发现了柚子的生长环境和生长过程,通过一系列活动增强了孩子们观察事能力,提高了探索能力。小班的幼儿处于探索期,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很好奇。通过此次课程的开展,小朋友们进行了多领域的发展,学会了与同伴之间的沟通交流。 |
盛二小二班 班本《“幼”见花开》课程审议记录
课程名称 |
“幼”见花开 |
审议 阶段 |
后审议 |
时间 |
4.26 |
|
课程回顾 |
幼儿的发展: 幼儿一开始关注的是柚子和香橼很多相似的地方,随着对柚子的进一步观察,进而发现了柚子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的特征,生成了新的问题和活动,在猜测、观察、寻找答案、认证答案等一系列活动中,不断探究学习的方法。 |
|||||
环境创设 |
主题墙: 认识花朵:花儿的大调查 我眼中的花: 花儿知多少 花儿的秘密: 奇妙的花儿 留住花之美:制作话手帕、花书签 |
|||||
区域: 1、 阅读区:图书 2、 益智区:颜料、白色鲜花 3、 美工区:折纸《郁金香》《美丽的花朵》 4、 表演区:花环 |
||||||
材料: 《拉拉鼠和五色花》绘本、彩纸、胶棒、书签、干花、白色手绢、鲜花、锤子等。 |
||||||
家长资源 |
1.家长利用空余时间和孩子一起去户外寻觅春天里的花。 2. 家长与幼儿在家画画美丽的花儿。 3. 家长与幼儿一起查阅有关花的各种资料丰富孩子对花的知识。 |
|||||
教育策略
|
1、 在教学过程中,为幼儿设计一些想象力丰富的游戏,帮助幼儿开发想象力。 2、 注重环境教育资源,使幼儿产生积极认知的兴趣。 3、在实施过程中,要结合幼儿的认知情况来进行课程的设计。 4、在课程安排上,要结合幼儿的成长特点,让幼儿做主体。 5、在班本课程的实践中,给予了孩子更多自由空间、想象空间、创造空间。 |
|||||
课程延伸 |
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颗“美的种子”。春天的花源于幼儿对大自然中美好的事物——“花”的兴趣。我们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跟随幼儿的脚步,满足幼儿探索、表达与创造的需求,鼓励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等方式来认识探索春天里的花朵。孩子们在认识花朵、我眼中的花、花儿的秘密、留住花之美等一系列活动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作为教师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在这段与花相伴的旅途中,美好的情愫在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让我们带着这趟旅程的收获,一起期待下一趟旅程吧! |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