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向“筷”乐出发


向“筷”乐
出 发




小小筷子七寸长,
互依互靠度时光。
敢为人先尝百味,
孕育华夏万古芳。


课程缘起

区域活动时,萱萱和涵涵在小餐厅玩游戏,萱萱端着一碗食物。
我平时在家都是用筷子吃饭的,妈妈说长大了都要用筷子吃饭。
我也是,我的筷子上面还有图案呢。
筷子比勺子好用呀,可以夹很多东西呢!
老师,为什么我们不用筷子吃饭,而是用勺子呢?
在孩子们的讨论声中,我发现他们对这个平时再熟悉不过的“筷子”产生浓厚的兴趣。于是蓉湖中三班的班本课程 ——向“筷”乐出发应运而生,孩子们开起了一段关于筷子的探索之旅。

“筷”乐知多少


你们知道筷子是怎么来的吗?
筷子在很久以前就有了。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吃饭
都用筷子。
以前的筷子好像木棍一样。
在谈话活动中,老师了解到孩子们对筷子的由来有了
初步的认识,为了让孩子们对筷子有更深入的了解,
老师结合视频给孩子们讲了筷子由来的故事。



筷子是中国人发明的,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古代,人们用手抓食物吃,因烫手便就地取材,用树枝、木棍来夹取食物,最后发明了筷子。


我的家里有宝宝学习筷子。
我看到爸爸妈妈用的是铁筷子。
那个不是铁筷子吧,是不锈钢的筷子吧!
为了了解筷子种类的“秘密”,我们展开了一次“筷”乐大调查。

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筷子,有木筷子、竹筷子、不锈钢筷子、塑料筷子………他们把家里的筷子带到班级里,在相互欣赏、辨别、交流中,我们认识了不同颜色、形状、材质的筷子,在找筷子的特点中快乐畅聊,大大激发幼儿探索筷子的兴趣。



结合园所绘本阅读特色,我们找到了许多和筷子相关的绘本,结合绘本内容,我们加入了表演元素,使幼儿对筷子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要重视幼儿兴趣、情感、态度,并在实施中重视幼儿为主体的探究学习。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欣赏到不同种类的筷子,老师请家长一起收集筷子,让孩子们以最直观的方式观察各种筷子,了解不同筷子的材质。通过了解筷子的由来、筷子的种类等,孩子们对使用筷子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筷”乐学习

筷子是中国人吃饭的主要工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当中明确指出“4--5岁的幼儿要会使用筷子;5--6岁的幼儿应会熟练使用筷子"。学龄期的幼儿不仅可以通过学习使用筷子培养良好的进餐习惯,还能锻炼手指灵活能力。

让我们一起学习筷子的正确使用方法吧!
我会用筷子
小筷子,本领强,
拇指、食指、中指来帮忙,
先打开,再合起,
反反复复夹起菜,
饭菜吃完味更香。




“筷”乐探索

筷子站立
小朋友有什么办法可以让筷子站起来呢?
把筷子靠在柜子上就可以站起来啦!
可以用橡皮泥粘在下面,就能站立了。
我们把筷子放在两张桌子中间也能站起来呢!
如果不借助任何东西的帮助,筷子能够站起来吗?
先把筷子对整齐,然后竖直放在桌子上。
用杯子装一点水,从筷子顶部慢慢的往下倒。
最后慢慢地、轻轻地把手放开,筷子就可以站起来了。

筷子能站立起来是因为筷子被水打湿后,水能自然的将筷子“粘合”起来,这时候筷子头就成了一个很大的平面,只要轻轻地把手松开,筷子自然就站起来了。
筷子变弯了
把一根筷子放到透明盒子里,往里面倒入半盒清水,再从盒子上方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原理: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筷子放在水里,光的传播介质从水中变成了空气的时候,传播方向偏折,眼睛在接收到此时的光信号时,感觉筷子好像弯了一样。
筷子沉浮




筷子提米
一根筷子能提起一瓶大米吗?孩子们带着疑问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尝试
第一次尝试为什么会失败呢?大家开始讨论起来,并试着寻找原因……
“我觉得是筷子插得方法不对。”
“我觉得是大米装的太少了。”
“筷子的数量多一点会不会好一点呢?”

第二次尝试
第二次尝试装更多的米,用力把筷子插进大米里面……
“还是不行!”
“会不会是杯子太大啦!”
“肯定要装满,还要压压紧!”
“我们再试一次!”

第三次尝试
第三次尝试,我们换了一个又长又细的杯子,摇晃瓶子同时将大米压实,筷子竖直插进大米,终于成功啦!
实验大揭秘:
物体和物体之间有摩擦力,当物体力要动时,摩擦力就会以相反方向阻碍物体的运动。在实验中,由于杯子内米粒与筷子之间的挤压,使杯子、筷子与米粒之间的擦力增大,将筷子向上提起,米和杯子由于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筷子向上运动,结果反而将米粒和杯子一起提起来。
“筷”乐游戏


“筷”乐捡签
你们玩过捡签子的游戏吗?




不可以牵动到别的筷子,不然就输了。
捡签子是传统的民间游戏,孩子们在挑、按、拨、抽中发展手部的精细动作。
“筷”乐投壶
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投得又准又快。







孩子们发现:投掷的时候可以一只眼睛闭着,一只眼睛睁开,这样瞄的更准。
“筷”乐搭建



一层,两层,三层……
耶!我成功啦!


我拼的小花好看吗?
孩子们发挥想象,自由拼搭,在筷子的世界里,大胆地探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通过“筷”乐探索、“筷”乐游戏,不仅鼓励了幼儿积极动脑思考,勇于探索;还锻炼了幼儿的精细动作,使幼儿的动作更灵活、更有条理。
“筷”乐变身


“筷”乐设计
“你会设计出什么样的筷子?”
瞧,一个个小小创意家把筷子设计得惟妙惟肖。






筷子大变身
孩子们的想法越来越多,纷纷变成小小设计师,给筷子换上了新衣。




我要给我的向日葵做几片小叶子。



生活中的一次性筷子材料,只要我们将它们简单地处理一下,就能变成孩子们创意十足的小宝贝。既开发了孩子们的思维,又有效地利用了废旧物品,让废旧物品带给孩子们更多的创意空间。孩子们在“筷”乐变身活动中生成了许多想法。于他们而言,又增加了尝试、创新和表达的机会。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与表述能力远超我们的预期。
我们的“筷”乐旅程还在继续;
我们的“筷”乐脚步还未停歇;
让我们继续向“筷”乐出发吧!



END

编辑:张旭怡
图文:蓉湖中三班教师
审核:穆玲艳
发布:穆玲艳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