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悠悠古运河—沙水池里的大运河

在一次午后散步中,中二班的孩子们被幼儿园门厅展示的古运河资源板块吸引,他们对古运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激发了班级开展“悠悠古运河”主题班本活动的想法。
孩子们对古运河的种种问题充满好奇,他们的好奇心驱使我们决定开展以“悠悠古运河”为主题的班本活动,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01

顺应孩子的探索欲望,我们开展了第一个活动—初识古运河。亲子时光里,孩子们实地打卡了古运河及周边著名景点和特色美食。







通过和爸爸妈妈一起实地打卡古运河,孩子们了解到古运河不仅是一条水道,更是一部活生生的历史书。通过探索其沿岸的城市、风俗和文化遗迹,孩子们能够感受到古运河深厚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02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运河文化,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带领下来到了古运河边,变身成小小解说员,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眼中的古运河,更加亲身体验古运河的历史韵味。








03


孩子们对运河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决定利用教室里的清水积木和牛奶盒、酸奶盒等物品,在教室里创意搭建一条古运河。

除了建构游戏,孩子们还用画笔画出了自己眼中的古运河,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也让他们对古运河有了更深的情感连接。



还能怎么玩呢?栩侨说,运河里面有船,各种各样的船,我们来折纸船吧!
折好的纸船,还能做科学沉浮小实验。不同的材质和纸张大小对小船的沉浮快慢有关系吗?孩子们不停探索着。







04

沙池里的古运河

在运河打卡、建构、美工、科学等系列游戏结束后,孩子们对于大运河的兴趣依旧浓烈。沙水区游戏时,高高提出了挖运河的提议。于是大家马上行动起来!


不如我们在沙水池里挖条大运河吧!
我已经迫不及待要挖一条特别长的古运河了,里面还要放小船。





孩子们围绕挖运河需要哪些工具,运河河道如何设计,以及沙水游戏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一起梳理了沙水工具的种类和作用。随后孩子们变身小小运河工人,开始了“挖运河”的大工程。



大家拿着挖沙工具在沙池里挖了很久的运河,可是游戏结束,沙池里的运河却不尽如意。于是我们又开展了讨论。


怎么有这么多条呀,哪一条才是运河?
怎么有这么多条呀,哪一条才是运河?


孩子们提出:我们要分工合作,一部分小朋友挖主要河道,一部分小朋友挖分支,这样才能成功。于是,我们开始了第二次挖掘工作。

这下挖大运河的工程终于进入了正轨,孩子们每天在大大的沙池里面挖呀挖呀挖,一直挖了两天,终于把运河的河道挖出来了。






运河河道刚完工,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想要给运河里蓄水,这时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水去哪里了?
水吸到沙子里去了!


怎么样才能让水留在我们沙池的运河里?于是我们又进行了讨论。


我们用树叶铺在沙子上,水就不会跑了。
用小木棍搭一个长长的,把水挡住。




我们用小石头放在沙子上挡住水。
我家有塑料袋,我爷爷买了鱼就装在塑料袋里,不漏水。


根据大家的想法,我们又开始了实验:




将树叶摆放在河道上,把水倒进去,水直接就流光了。
将石头拼摆在河道上,把水倒进去,水过一会儿就流光了。
将木棍拼摆在河道上,把水倒进去,水过一会儿也流光了。



最终得出结论:塑料袋能够蓄水。通过实验,大家决定在运河里铺上能蓄水的塑料膜。随后,师幼共同收集适合铺在运河里的塑料膜,并一起合作把塑料膜铺在挖好的河道上,在运河中蓄水。
运河蓄水成功啦,孩子还是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他们开始装饰运河。我们在运河上搭建小桥,一部分小朋友在搭桥的同时,还有一部分小朋友找来了小树枝、小房子、粘土小人进行了装饰。









经过孩子们的努力,运河终于通船啦,古运河正式完工!


课程感悟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古运河,这条流淌了数千年的水上通道,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璀璨瑰宝。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繁荣与发展,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选择通过“悠悠古运河”主题的班本活动,孩子们对古运河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增强了他们对国家文化遗产的认知和尊重。作为旁观者和支持者的教师,应及时给予孩子们充分的尊重与支持,幼儿对于活动中遇到的问题能够通过商讨一起解决,有分工、有合作,还有更多的坚持,他们在不断地探索与发现,成为了活动的主导者。“悠悠古运河”虽然结束了,但是孩子们的学习是永远没有停止的,在未来的课程中,我们将继续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不断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END
编辑:张婷
图片:蓉湖中二班教师、家长
审核:穆玲艳
发布:强伊娜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