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邂逅竹笋

课
程
缘
起


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曾说过:“把大自然、大社会做出发点,让孩子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大自然是活教材,是知识的主要来源。自然是一本看不完的书,而孩子是最忠实的阅读者。户外活动时,盛幼大班的孩子们惊喜的发现一个个破土而出的笋尖,像一座座嫩黄色的小宝塔,又好像一个个小陀螺,这激发起了孩子们观察、探索的欲望。他们闻着竹林里的清新气息,认真地寻找笋宝宝的足迹。瞧!他们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对着大大小小的春笋观察着、讨论着,俨然一副小小科学家的模样!

认识竹笋



笋从哪里来


笋是从泥土里慢慢长出来的


我知道,我知道,笋是长在泥土里
的,用铲子挖出来的


笋长大了就会变成竹子


孩子们通过摸一摸、闻一闻、剥一剥等多种感官互动,形象直观的了解竹笋的外形特征。竹笋看起来是褐色的、绿色的,摸起来有点刺手,闻起来像玉米的味道,熊猫最爱吃竹子。知道了竹笋是从竹子的根部长出,春风一吹,它就像一把利剑,穿过顽石,刺破硬土,破土而出,有着顽强的生命力。

摸一摸











剥一剥









认领竹笋


孩子们看着满地的竹笋,都很想认领一颗属于自己的小竹笋。

老师,我们想认领一颗小竹笋
我要挑选大的竹笋,希望它快点长大
我要挑小小的竹笋,觉得它特别可爱
我们给小竹笋做个名片,这样大家就不会认错了
于是孩子们制作了属于自己的竹笋名片,诺诺说:“下雨天名片会淋湿,请老师给名片穿上了小‘雨衣’吧。”















过了三天,孩子们再次来到后操场,眼前的一幕让孩子们都非常的惊讶。哇,竹笋们都长得好快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于是我们以绘画的形式记录下小竹笋长高的过程。






竹笋写生














挖竹笋



挖笋小分队


竹笋越长越多,挤在了一起,有的影响了大竹笋的生长,要不我们挖掉一些吧!这不,趁着刚下过雨,地上的土还有点松,小朋友们就带着工具来到了竹林里。

老师,用手拔竹笋太累了,它们在土里太难拔

不难的,两只手握住转一下就好了


变成大力士就能拔竹笋,还可以压一压,就能把竹
笋弄断了



我们还可以用铲子


孩子们对于要去挖竹笋也有自己的计划和安排,于是我们带上铲子和篮子,一场挖笋行动开始了。
长不大的笋、长歪了的笋、影响大竹笋生长的------这些都可以挖除。










凉拌竹笋


基于孩子们对吃竹笋的强烈欲望,一场关于竹笋的烹饪活动开始了。班里的每一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重要任务。挖来的竹笋可真新鲜,一场关于竹笋的……

洗笋小分队


竹笋挖回来了,赶紧开始洗竹笋吧,卷起袖子,开始清洗。
这个竹笋好脏啊,外皮上都是泥巴
我们快洗一洗,要把泥巴洗干净,不然吃进肚子里,肚子会不舒服的
竹笋外面的泥巴都洗干净了,自己的小手也赶快来洗一洗。







剥笋小分队


挖回来的竹笋好多呀,我们快来剥竹笋吧。
老师,竹笋里面还有虫子
哪里啊,我来帮你赶跑它
可能竹笋太好吃,它也想吃
不要伤害它,我们把它送回小树林吧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总会发生一些“小插曲”,孩子们的童言稚语,对于小生物的温柔以待,我们不禁感叹!





切笋小分队


笋肉剥好后,就要准备切笋条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孩子们知道了怎样切得既好又安全。
看,切开的笋像恐龙骨架
我觉得还有点像牙齿





凉拌竹笋


剥完竹笋了,再次清洗一下,马上开始烹饪了,在烹饪的过程中,孩子们认识了一些调味料。
原来这个是酱油,是黑黑的
盐是咸的,长的白白的


切完笋条后,孩子们将笋条倒进热水中先煮熟。





笋条煮熟后捞出,接着放进盘子里加入葱、酱油、盐拿起筷子进行搅拌,孩子们就像个小厨师体验着拌竹笋的乐趣。










凉拌竹笋完成啦,孩子们一边大口品尝,一边忍不住称赞,亲手做的异常美味,也特别珍惜,每个孩子都全部吃完,过程中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教育家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在孩子的世界里,认识大自然的竹笋,探究竹笋的秘密,与之亲近并建立联系,是孩子认识世界的一种途径。在与竹笋的邂逅里,孩子们通过触、摸、闻、尝、观察讨论等探究了竹笋的秘密。大自然是一本读不完的活教材,是孩子们成长的最好课堂,走进大自然,鼓励和支持孩子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世界,认识世界。我们尊重他们的所思所想,虽然会有些稚嫩,但那就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不管怎样,让孩子们在经历中获得经验,让我们的课程真正焕发出生命力和创造力。
END
编辑:朱静娟、梁姿怡
图片:蓉湖大二班
审核:赵茜
发布:穆玲艳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