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故事】恰“桥”遇见你


恰“桥”遇见你
中国的文化离不开水,有水的地方就有桥。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座桥,每座桥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桥梁,不只是一种接驳两岸的工具,它也是一种建筑艺术,一种人文景观,一种文化思维。从桥里你能解读到一方水土一方人蕴含的文化。


课程缘起
五一过后,一次偶然的谈话活动中,盛二中一班的孩子们聊起了“桥”的话题。

放假的时候爸爸带我去动物园玩,那里要经过一座桥,上面开满了鲜花,可漂亮啦!
妈妈带我去南京玩,我看见了长江大桥,很长很长。


我妈妈在南禅寺上班,那边的清明桥有好多人拍照呢!
我放假和妈妈回老家的时候,我见过弯弯的石头拱桥。

朱老师
桥的样子有哪些?材质又是怎么样的呢?
为鼓励幼儿积极探索,我们把问题抛给幼儿,带着问题,进行“桥”的探索之旅,我们的班本课程也在孩子的讨论中展开。
亲子寻桥
桥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孩子们变身为“桥探”,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通过走一走、看一看、摸一摸,与桥来了场亲密的约会。原来我们的身边有这么多桥呀!







园内寻桥
瞧!幼儿园里也有“桥”呢!有彩虹桥,沙水池上的小木桥,还有我们经常玩的安吉梯桥。




教师思考
通过寻找身边的桥,孩子们对桥有了一个初步的认知,知道了桥是由桥面、桥墩、拱洞等部分组成的。这些桥不仅保证了道路安全通畅,同时也是家乡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桥之大调查
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们以亲子调查表的形式呈现了桥的形态、特征、作用。同时孩子们将搜集到的关于桥梁的知识,分享给小伙伴们。






教师思考
孩子们在亲子调查中提升了观察事物的能力,在和同伴们分享过程中提升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在探究发现中了解了桥的作用和特征。

探桥之秘
在寻桥的过程中,孩子们对于桥的兴趣也愈发浓厚,也遇到了很多困惑。围绕桥的种类、桥的作用、桥的演变、桥的构造等问题,师幼共同开启了一场探桥之旅。
桥的种类
通过实地寻桥和亲子收集的资料,孩子们发现,桥可以分为拱桥、钢架桥、悬索桥、梁式桥、斜拉桥等五大类。






教师思考
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孩子们认识了各种各样的桥,初步了解桥的种类、造桥的材料、桥的形态。孩子们在探究桥的过程体验到了与小伙伴交流桥的快乐。
桥的作用
为什么需要这么多的桥呢?这个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进一步思考。

桥可以让我们在过河的时候不弄湿衣服,可以到达河的对岸。
玻璃桥上可以看到很漂亮的风景,很好玩,还可以吹风。


有的桥上面还有亭子,下雨的时候还可以挡雨。
有了桥很方便,不用绕远路了。

教师思考
桥总是与人、车等联系在一起,它在人们的生活中很重要。孩子们知道,小桥就是可以把桥的这一边和另一边连接起来的工具。


桥的演变
最早的桥是怎样出现的呢?过去的桥是如何演变成现在的桥呢?


SUMMER

在原始时期,人们利用自然倒下的树木为桥,后来伐木为桥。



SUMME
时间长了,木头桥不够结实,所以人们用石头建桥。


SUMMER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造桥的材料越来越多样化,造桥的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后来出现了立交桥、高架桥、玻璃桥等。
教师思考:
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桥,现在的桥比过去的桥更美观、更坚固,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孩子们观看视频、图片,认真聆听绘本故事,了解了桥的演变。


桥的构造
朱老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桥有哪些组成部分吗?

桥有自己的脚才能站得牢牢的。(桥墩)
桥上可以让车子通过或者人走过去。(桥面)


桥上还有栏杆,有的栏杆上还有花纹。(护栏)
朱老师
另外,桥还有桥梁、缆索、拱、路灯等组成部分。
通过讨论交流,师幼共同梳理出桥的组成部分。



纸桥承重
随着对桥的深入探索,孩子们的问题随之而来:桥的承重力怎么样呢?

石拱桥已经那么多年了,它会倒塌吗?
如果桥面上的车太多了,桥面会断吗?


地震了才会倒塌吧。
桥不会塌,因为它很牢固。

孩子们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原来桥是有一定承重力量的。如果桥面上的物体超过了桥的承重,就可能会把桥压倒。为了探究不同“桥”的承重,孩子们开始了实验。于是孩子们用纸杯搭建桥墩,用白纸当桥身,将积木放到桥的身上,放的越多,说明桥的承重力越大。



诗诗:我折了波浪桥,这样可以多方几块积木。
然然:我的桥放了四块积木,还可以再放几块。
教师思考
孩子们通过讨论、实验验证关于纸桥承重的猜想,探索桥面形态(水平桥、波浪桥)对纸桥承重的影响,并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孩子们还发现,折叠的平整度、波浪数、桥墩的间距都会影响波浪桥的承重。


造桥之趣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孩子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认识桥、探索桥,大家更想动手试一试怎么来造桥。瞧!孩子们利用乐高、粘土、积木等多种材料,进行了大胆尝试。
我心中的桥
“快来瞧瞧,这是我设计的桥哦!”带着自己的想法,孩子们都设计出非常有特色的桥。






喜喜:我设计的是拱桥,大大的桥洞可以有船开来开去。

我设计了一座可以摘到白云的桥,可以和白云姐姐做朋友。
我设计了一座有好多栏杆的桥,这样我们就可以靠着栏杆欣赏风景啦。
教师思考:
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想象设计出了他们心目中独一无二的桥。猫咪桥、云朵桥、彩虹桥在小朋友们的画笔间涌现出来。

积木搭桥
有了对桥的丰富认知经验 ,孩子们变身建筑小工人在搭建。




我们发现插塑玩具、桌面玩具也可以用来造桥,看我们搭的桥多漂亮啊。





教师思考:
一次、 两次、三次......多次的发现问题、思考探索、解决问题,孩子们终于成功建构了理想
中的桥。在探究过程中,他们没有因为遇到桥倒塌的困难而退缩,而是集思广益,孩子们不断尝试、调整桥墩的距离、搭桥的材料等等,对原有经验进行重组和迁移,一而再再而三的探索和实践,从中获取经验,最终成功解决问题。

粘土塑桥
揉一揉、搓一搓、捏一捏、压一压……用黏土做桥可不简单!但这可难不倒中二班的孩子们。用轻黏土造出来的桥别有一番风味呢!





身体造桥
孩子们通过身体造型活动,从一个人变桥,两个人合作变桥,再到多人组合变桥;从一个桥洞,两个桥洞,再到多个桥洞……



好多小朋友一起百年城了立交桥,头碰头,像不像斜拉桥呀。



轩轩:我可以用身体变成一座单拱桥,和好朋友一起变成了好多桥洞的拱桥。
教师思考:
用身体来变桥是不是很有挑战性呢?有了前期关于桥的丰富经验,幼儿能通过身体造型活动,进一步体验桥的各种形态和作用。合作游戏中,平时不太活跃的孩子也乐在其中,大自信地与小伙伴们合作搭桥。

亲子桥
一系列的造桥活动,怎能少得了亲子造桥呢?快来欣赏亲子作品吧!




教师思考
在亲子造桥活动中,孩子和家长共同确定桥的造型、材料等,一起动手制作出了跨海大桥、拱桥、斜拉桥、公路桥等多种多样的桥,加深了对桥的了解,也增进了亲子之间的感情。

课程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任何一个城市、村庄都有桥梁,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快捷和方便。桥不仅有着丰富的形态、科学的智慧、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向我们揭示了跨越障碍、连接沟通、抵达美好的意义。
在班级课程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孩子们与生活中常见的“桥”紧紧联系在一起,走进桥、探秘桥、建构桥……孩子们就是天生的探索家,给他们探索的空间、探索的材料,他们就能够在不断的观察、反思、实践中,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不断丰富和建构对桥的认知,孩子们探索发现、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我们与“桥”的遇见还在继续,孩子们的探索和发现还在继续......

编辑:张茜
图片:盛二中一班老师、家长
审核:穆玲艳
发布:穆玲艳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