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故事】不负春光,不负“青”

不负春光,不负“青”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每年的4月4日前后。清明节是一个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这个节日里,盛岸实幼的孩子们都在干什么呢?接下来让我们“走进清明,感受传统”。



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鴽;三候虹始见。意思是这个时节先是白桐花开放,接着喜阴的田鼠不见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后是雨后的天空中可以见到彩虹了。

清明节 食青团



中一班的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以及传统民俗。在古代清明节吃青团是一种辞旧迎新的过渡仪式,象征着新希望、新生命,还有一种“感恩”的意味,强调对“过去”的怀念和感谢。现在清明节吃青团意寓纪念先人、团圆之意。










糯米粉加上艾草粉,揉一揉、搓一搓,学习制作青团啦!








孩子们搓、压、揉、团,各种动作齐上阵,一会儿,一个个青青的团子就做好了。看!他们做得有模有样的吧!

看着一个个自己亲手做的青团——香溢满口的青团,这个清明节让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颗青团,藏味春天。春天生机勃勃,人们自然会想方设法,把最好的一段春芳撷来留念。不负春光,从青团开始。大二班的孩子们拔小麦、洗小麦、打小麦汁做青团啦!


















清明艾草冻
当艾草遇上果冻会是怎样的一个结合呢?
清明时节浓浓艾草香爱上春天的味道,跟着小班的孩子们一起做清明艾草冻吧~

























艾草淡淡的清香味扑面而来,激发幼儿对于食物探索的好奇心,通过活动,锻炼幼儿动手能力,洗洗煮煮,加入牛奶,冷却成艾草冻~艾草冻就完成了!
把五千年中华食疗文化做成一杯应季时令的青青艾草冻,把春天的味道捧在手心里吧~
这次清明节气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切身体验到制作传统美食的乐趣,也加深了孩子们对传统节日的理解。

END
编辑:朱燕
图片:小二班 中一班 大二班
审核:穆玲艳
发布:强伊娜

扫码关注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