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一招】冬季儿童穿衣指南
传说中“奶奶怕我冷”的时候到啦,那么如何在湿冷的南方冬天里正确掌握宝宝的穿衣方式呢?不让宝宝在冬天里变成小鼻涕虫呢?
孩子穿太多也会生病?
削弱抗病能力
过度保暖会让孩子失去接受耐寒训练的机会,使得机体调节能力变差。
容易脱水
体温的控制中心是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而儿童体温调节机制尚不完善,孩子有时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感知,穿太多体温持续升高,水分流失增多。如果不及时补充水分,就会造成脱水。
易患呼吸道疾病
孩子的鼻部及鼻咽腔较短,鼻道狭窄,鼻粘膜柔软,缺乏弹性组织,纤毛运动差,不能很好地排出微生物,而且新陈代谢速度比成人快,容易出汗,穿太多加大出汗量,易引发感染。
甚至可能导致肥胖
穿太多会让宝宝因行动不便而减少活动量,不但会阻碍骨骼生长,还有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
漂亮的樱花
该如何判断孩子冷不冷呢?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摸颈部和背部。如果颈部温热,说明穿衣恰当。如果后颈出汗或黏糊糊的,说明多了,如果后背发凉,四肢也发凉,那就是穿少了。
俗话说的好,若要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
正确的穿衣方式是什么呢?
选择全棉、合身的内衣裤
贴身内衣要穿全面的,这毋庸置疑,外衣最好也选购面料与夹里含棉量高的,建议选择舒适宽松且合身的棉质运动服,棉布材料吸湿性、透气性好,化纤材料的衣物易产生静电,刺激皮肤,加重干燥和不适感。防寒服一般面料多采用尼龙或高密度的原料,保暖性好但透气性差,一般不适合婴幼儿穿,一定要穿的话,记得选择便于散热的款式。
叠加穿衣学问多
经实践研究表明,气温+衣服所达到的温度控制在26℃,是孩子最舒服的穿衣状态。举个例子:若室外温度为26℃,那么一件T恤刚刚好,以这个为基准,温度下降3℃,加一件薄外套刚刚好,若下降4℃,加一件厚羊毛衫为宜,以此类推。
服饰分类 增加温度
厚羽绒服 +9℃
薄羽绒服 +6℃
厚弹棉衣 +5℃
厚羊毛衫 +4℃
棉背心 +4℃
抓绒衣服 +3℃
薄外套 +3℃
厚棉毛衫 +2℃
薄棉毛衫 +1℃
毛衣不要单穿
漂亮的毛衣虽然美观,但是面料比较疏松,容易透风反而起不到保暖的作用,并且很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建议穿棉质打底衫加上厚实的单件衬衫,既好看又抗风,外套可选择拉链款开襟式,这样既不用担心着凉,还可以保证穿脱方便。
选择合身的贴身衣物
很多家长都觉得宝宝长得快,直接买大一号的衣服不浪费,但根据生理结构和人体工学要求,服装必须有利于宝宝的生长和活动,既不能太小太紧,也不能过长过宽,一定要给宝宝穿合身的衣物。
注重脚部保暖
不要让孩子赤脚玩耍,宝宝的脚部皮肤神经末梢丰富,是对外界最为敏感的地方,一旦孩子的脚受凉,神经系统就会带动血液循环至全身,不利于身体免疫,建议给宝宝穿上舒适棉袜或纯羊毛质地的袜子,最好选尺寸大一点的,有利于空气隔热且保暖,当然同时要注意防滑哦~
选择配饰tips
帽子
外出时应该为孩子配备大小合适,没有毛边的帽子,因为幼儿25%的热量由头部散发,所以还要选择透气性强的,不然会刺激皮肤诱发不适、过敏等。
围巾
围巾在面料选择上和内衣一样,一定要选择柔软舒适,以全棉的为好。给宝宝戴围巾时也最好不要蒙在嘴或鼻子上,不利于提高宝宝对冷空气的适应性,围巾纤维里的细菌也会被宝宝吸入肺里。
手套
半岁后,宝宝因为手部的活动需求增加,即使在冬季,也不甘于躲在衣袖里,所以要准备一副薄一点的连指手套,防止小手冻伤,手指之间互相可以传递温度,也可以让宝宝的小手在手套里适当的活动。
鞋子
不要穿不透气及有鞋带的鞋子,不透气的鞋子不利于孩子运动,且有鞋带的鞋子会导致孩子绊倒,建议选择质地舒适,透气,弹性好的鞋子,避开系鞋带及高帮的靴子,避免意外。
除以上以外,我们也要做到让孩子多喝热水多运动,保持空气流通,少去人多拥挤的场所,最重要的是出门戴好口罩勤洗手,一起度过一个没有感冒的冬天吧!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