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豆豆成长记

网站首页    中三班    班本课程:豆豆成长记

豆豆成长记

                                           班级:蓉湖中三班

主题名称

豆豆成长记

实施时间

2021.4.6---4.13

主题说明:

春天到处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幼儿园小花园的小草探出了嫩绿的小脑袋,枯黄的枝条透出了绿意,冒出了小芽。午饭后,我常常带孩子们散步,孩子们发现嫩绿的草地长出了一棵小树苗来了,都问:“小树苗是哪来的?”我告诉他们是种子发芽长出来的,“那种子是哪来的?”“是旁边的大树,在秋天落下的种子”。在一次午点的时候,小朋友吃到了绿豆粥。于是,好奇的问:“老师豆豆也是种子吗?”一旁的小朋友抢着答道:“是的是的,它会长出豆芽,我还吃过豆芽菜呢!”看到这些,我发现孩子对豆豆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抓住孩子的兴趣点,结合春节的季节特征,蓉湖中三班的宝贝们开启了豆豆探秘之旅。

主题目标:

1、       认识各种豆子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2、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3通过观察,幼儿能用较清楚的语句讲述黄豆发芽所需的外部条件以及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
4、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种植活动,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尝试用多种工具将黄豆从绿豆中分离出来。

5、知道有洞眼的漏勺能很快地将黄豆分离出来,是快捷、方便的工具。

6、能运用记录表记录自己的猜测和实验结果,对探索活动感趣

7、知道豌豆的种子是圆圆的,在秋天种植。

8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

9初步学会种植、照料豆的方法。

10、教幼儿学习添画大小不同的新芽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主要活动:

语言:初识豆豆

科学:探秘豆豆

科学:种豆豆

美术:豆豆狂想曲

环境创设:

1、创设环境“豆豆成长记班本主题墙。

2、美工区:提供卡纸和橡皮泥,幼儿用橡皮泥制作发芽的豆豆。牛皮纸和绿色、粉红色的皱纹纸做柳树、柳叶和桃花等,装扮春天的教室。收集各种风筝,布置风筝展览,并提供宣纸、各色颜料等,鼓励幼儿用对称印染的方法制作风筝。

3、自然角:将豆豆种植在自然角供幼儿观察记录,为幼儿提供记录表和种植浇水的工具,引导幼儿照顾小豆豆。

家园共育:

1、       家长与幼儿一起上网查询豆芽的生长条件及生长需要。

2、       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不同的豆豆,介绍豆豆的多种吃法。

3、提醒家长多多关注幼儿与人交往的方法,帮助他们掌握与人交往的正确方法。

主题反思:

本次活动以种子为线索,通过观察、制作、种植等实践活动来感知种子的不同外形及生长规律。为了让幼儿能对种子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分组进行了种植种子的行动,小朋友在观察中还能主动做记录,在比较中发现水中的种子发芽早,泥土中的种子发芽晚。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也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所以我选择了此次活动。在此活动开始前,我们与家长做了充分的活动前准备,请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认识豆,还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查找有关豆的常识,孩子们很感兴趣。活动开始部分我们请孩子们参观豆类展,以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为后面认识豆豆做好了铺垫,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在孩子们说说见过哪些豆豆种类时,有些幼儿还是回答不上来,我想可能是孩子的课前准备还不够。这是老师及时出示有关的图片,一下子唤起了幼儿的回忆,此时幼儿又活跃起来,回答问题越来越圆满。此问题值得我在以后的活动中研究探讨。总的来说由于活动选题较合理,活动准备也很充分,整个活动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整个一系列的活动,幼儿的自主性都很高,在大胆尝试,亲自实践中发展了动手、动脑、观察、比较等多方面的能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能觉察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老师和孩子种植着,研究着、快乐着,老师与孩子因种植而健康,因种植而快乐,因种植而精彩,丰富孩子的幼儿园生活,给孩子留下更多美好的回忆。

语言:初识豆豆

活动目标:

3、       认识各种豆子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和的大胆尝试的精神。

4、       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教学准备:

1、各种豆子。(红豆,绿豆,赤豆,黑豆,黄豆······)

2、各种豆豆的成品

教学过程:

1.       参观豆子。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豆类,认识各种豆子。

2.       讨论各种豆子的特点(有的豆子是圆圆的,有的豆子是扁扁的,还有的豆子还有一个白白的小芽芽。)

3.       认识各种豆豆

(一)请一位教师敲门,活动室内的老师问:呀,谁在敲门?答:我,豆腐朋友。师:哦,我们这里只能豆豆的一家来做客,那么,豆腐是不是豆豆的一家?引出豆豆

(二)师:小朋友,除了豆腐是豆豆,那你们还知道哪些东西也是豆豆做的?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豆豆,幼儿说出一种,教师就出示该豆豆,对幼儿没有说出来的,教师可以直接拿出来向幼儿介绍。

4.       讨论教师:你们常吃豆豆一家的东西吗?好吃吗?为什么人们喜欢吃?五、教师小结:豆豆营养丰富,吃了对人民的身体有好处,所以我们要多吃。

 

 

 

 

 

 

 

 

活动花絮: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34.jpeg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38.jpeg

 

 

 

 

 

 

 

 

 

 

 

 

 

 

 

 

 

 

 

 

 

 

 

 

 

活动反思:

豆豆是幼儿常见的食物,它的种类较多,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也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所以我选择了此次活动。在此活动开始前,我们与家长做了充分的课前准备,请家长带孩子去超市认识豆豆,还可以与孩子一起上网查找有关豆豆的常识,孩子们很感兴趣。活动开始部分我们请孩子们参观豆类展,以轻松愉悦的游戏活动为后面认识豆豆做好了铺垫,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但在孩子们说说见过哪些豆豆时,有些幼儿还是回答不上来,我想可能是孩子的课前准备还不够。这是老师及时出示有关的图片,一下子唤起了幼儿的回忆,此时幼儿又活跃起来,回答问题越来越圆满。在讨论“为什们人们喜欢吃豆豆”一环节中,幼儿似乎对讨论很茫然,不会围绕中心,不会去主动调动以往经验,老师巡回指导也没多大效果。此问题值得我在以后的活动中研究探讨。总的来说由于活动选题较合理,活动准备也很充分,整个活动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科学:探秘豆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幼儿能用较清楚的语句讲述黄豆发芽所需的外部条件以及在不同生长环境中生长的速度有何不同。
2、通过一系列的观察种植活动,培养幼儿仔细观察并记录的能力。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幼儿已经认识了空气,知道空气无处不在,没有空气,万物就不能生长。
2、实验准备:幼儿已经初步观察过在一般情况下黄豆的发芽情况;准备好在不同环境(水、土)中已经发芽的黄豆以供幼儿观察。
活动过程
一、探索。
(一)师提出问题:小朋友,前一段时间我们进行了黄豆发芽的实验,谁来告诉我,怎样才能使黄豆发芽?你看到的黄豆是怎样发芽的?先长什么?再长什么?颜色有些什么变化?
(二)师请幼儿出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本,边介绍边讲述。
二、进一步延伸问题
(一)师提问:还有什么方法可使黄豆发芽上次有小朋友说用沙、用土,你觉得行吗?请你猜一猜,黄豆到底是在水里、土里还是沙里长得更快一些?为什么?
(二)幼儿讨论并讲述。
三、观察讨论
(一)教师出示在不同环境(水、土)中已经发芽的黄豆,请幼儿仔细观察它们有何不同?
(二)引导幼儿发现问题:为什么黄豆在土里会烂掉呢?为什么在沙里的黄豆反而长得最快?(是因为土里的水太多,黄豆不能喝太多水吗?是因为土太密实了,黄豆在土里没有空气,而沙比较松散,风一吹,空气就会进入沙里,所以沙里的黄豆会长得快吗?)
活动花絮: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39.jpeg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40.jpeg

 

 

 

 

 

 

 

 

 

 

 

 

 

 

活动反思:
科学课的本质是要让幼儿参照科学家研究科学的方式来探究,在强调科学精神的同时,必须重视科学方法和科学能力的培养。为培养幼儿掌握“设计对比实验方案”的方法,在小组活动后,我抽了两个小组汇报,然后针对他们的方案组织全班集体研讨。明确设计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 “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其它条件要相同”、“有些条件是便于控制的,而有些条件是难以控制的”……引导孩子们深入探讨设计该实验要注意哪些问题,掌握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

 

 

 

 

 

 

 

 

 

 

 

 

 

 

 

 

科学:种豆豆

活动目标:

1知道豌豆的种子是圆圆的,在秋天种植。

2会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种植工具:铲子、喷壶等。

3初步学会种植、照料豆的方法。

活动准备

收集豌豆种子铲子、喷壶、锄头、铁锨等工具,一块种植园地。

活动过程

1观察豆种子豆宝宝是什么形状的?将颗粒饱满的种子选出备用。

2师幼共同整理园地这块地能下种吗?为什么?先要干什么?该用什么工具?

3、观看教师整地并认识铲子、锄头等工具。

4、学习种植的技能地整好后,怎样下种呢?为什么?(用铲子挖坑。每个坑放2-3颗豆种,盖上土,浇水)知道坑既不能深也不能浅。深了豆苗不易长出,浅了会被雨水冲走。

5、幼儿种植,教师观察指导。提醒幼儿操作时注意正确使用铲子,注意安全。

小结:豆宝宝已经躲在小坑里了,我们要经常到种植园地关心豆宝宝,看看它们什么时候发芽,是怎样长大的,并学习用自己的方式记录豌豆宝宝的成长状况。

 

 

 

 

 

 

 

活动花絮: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41.jpeg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42.jpeg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43.jpeg

 

 

 

 

 

 

 

 

 

 

 

 

教学反思:
幼儿园科学活动强调的是孩子借助于教师的指导和自身所从事的活动,对身边的事物进行操作和感知,不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孩子在已知的基础上自主探索未知,在不断尝试中取得成功,最终获得知识。

 

 

 

 

 

 

 

 

 

 

 

 

 

 

 

 

 

 

 

 

美术:豆豆狂想曲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习添画大小不同的新芽。
2、培养幼儿对绘画的兴趣。
活动准备

—种子发芽了画纸和绿色油画棒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好多豆豆发芽了,

2、       有的长,有的短,有的新芽大,有的新芽小。

3、       激发幼儿把芽芽画出来的添画要求

4、       教师:小朋友,你希望你的豆豆快点发芽吗?
  (引导幼儿观察新芽的形状。)

5、       请幼儿尝试添画大小不同的新芽。
教师根据情况进行指导或示范。

6、       作品展示
带领幼儿把作品粘贴在展板上,并一起看看、讲讲。
  

 

 

 

 

 

 

 

 

 

 

活动花絮: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44.jpeg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45.jpeg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35.jpeg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36.jpeg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518237.jpeg

 

 

 

 

 

 

 

 

 

 

 

 

活动反思:

美术其实也是一种语言,描述人们的内心,与人分享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快乐。幼儿刚入园,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教育,他们的美术创作,还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事与物上,这位小朋友他进入幼儿园交到了很多的好朋友,他很开心,所以在进行美术创作时也是认为气球和太阳是好朋友,还通过语言告诉了大家。

  幼儿的美术创作和语言表达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可以让幼儿用语言表达出来,短语、儿歌、歌曲、诗歌,尽其所能表达;也可以用简单的美术创造方式表述出来,剪、折、撕、贴、折、画、捏等都是不错的美术创作表现方式。

  幼儿的美术创造会涉及其他学科,教师都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

 

2021-04-16 15:05:00
来源:无锡市盛岸实验幼儿园

公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