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甜蜜蜜》主题计划

网站首页    小一班    《我们的甜蜜蜜》主题计划

 

我们的甜蜜蜜

主题名称

我们的甜蜜蜜

实施时间:

2022.10.31——11.4

主题说明:

糖果是孩子们生活当中常见的、爱吃的食品。它甜甜的味道,鲜艳的包装,

亮丽的色彩,都是孩子们十分感兴趣的话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

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

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

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我们的甜蜜蜜》这一教学内容源于幼儿的日常生活,缘于幼儿的兴趣。因此,选择这个来源于幼儿生活,又是幼儿感兴趣的糖果作为我们班班本课程的活动内容。在活动中我们设置了集体活动、区域活动、谈话活动、亲子活动等一- 系列的活动,希望多感官、多方位的发展幼儿的语言、艺术、社会等方面的能力。

目标:

1、       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       学习将糖果按软硬、颜色分类。

3、       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跳跳糖。

4、尝试用泥团、糖纸包装做成糖果。

5、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情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觉。

主要活动:

社会:彩色糖果

数学:糖果找家

美工:七彩糖果

歌曲:跳跳糖

科学:彩虹糖的秘密

环境创设:

1.       布置与主题活动相对应的主题墙饰,将幼儿制作的彩泥糖果布置在墙饰里。

2.       将各种各样的糖果摆放在科学区,供幼儿观察糖果颜色和形状。美工区可以提供各种颜色的彩泥,供幼儿自由制作糖果。

3、创设“我们的甜蜜蜜”主题墙饰,布置以下板块:“课程缘起”“糖果大搜索”“糖果俱乐部”“玩转糖果”等。

家园共育:

1、家长能和孩子一起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糖果,让孩子在进行相应活动时带到幼儿园,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感性经验。

2、请家长带着孩子一起去超市看看各种各样的糖果与甜食。

3、鼓励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交谈,让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的关爱。

主题反思:

本次主题活动《甜甜蜜蜜》进行的比较顺利,是为了让孩子知道多吃糖果会

蛀牙,激发其保护牙齿的认识。在组织的活动一中孩子们能够很好的认识到自己

喜欢的糖果是什么形状的,大部分孩子喜欢比较特别的糖果,糖果屋的活动,教师让家长带孩子到超市观察各种各样的糖果,并照些照片来班级,一些孩子在家长的带领下参观了超市,他们在超市里看到了很多糖果,孩子们非常高兴,在活动中争着。抢着把自己看到的糖果说给大家听。在糖果品尝的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各种各样的糖果让幼儿观察、比较学会了对糖果进行分类,知道什么东西都要归类放好,不杂乱无章。在品尝活动中,孩子们非常开心

 

社会;彩色糖果

盛二小一班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

2、能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各种各样的糖果、箩筐,PPT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谈话的方式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些漂亮的糖果,它们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做游戏,你们高兴不高兴呀?

幼:高兴!

师:每块糖果身上都穿了一件漂亮的衣服,现在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块自己喜欢的糖果,仔细看一看,它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上面都有什么图案。(分发糖果,幼儿自由选择糖果)

二、探索糖的特征

1、看包装

师:你的糖果穿了一件什么颜色的衣服,上面有什么图案?

2、摸质地

师:请你轻轻地摸一下你的糖果,告诉我,你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剥糖果

4、看形状、颜色

师:你的糖果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的?

5、闻气味

师:每个糖果身上都有不同的气味,小朋友们仔细闻一闻,你的糖果身上有什么气味呢?

6、尝味道

师:请小朋友们用舌头尝一尝你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7、师小结:今天,老师和小朋友们一起认识了漂亮的糖果,我们都知道了糖果的衣服是五颜六色的,糖果有圆圆的、方方的、长长的、扁扁的,摸上去有的硬、有的软,它们身上都有不同的气味,尝起来有的甜,有的酸。

四、结束

师:小朋友们这么喜欢这些糖果,糖果吃多了好不好,为什么?

幼:糖吃多了牙齿会蛀掉的,还疼呢。

师:对,我们要从小保护牙齿,可不能多吃糖。尤其注意在睡觉之前,更不能多吃糖,平时吃过糖后要及时漱口。现在我们一起去漱口吧!

 

活动反思;

喜欢糖果是每个幼儿的共性,而这一活动,正是在幼儿最感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原本在设计这一活动时,主要目的是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糖果的特征,并能够乐于和同伴、教师进行交流。但在实际活动中,发现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远远超出了我的设想。孩子们能用丰富的语言来表达对糖果的各种认知。

在教学中,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大胆表达。在活动中,老师和幼儿的关系是平等的,整个活动氛围是轻松的、快乐的。

 

活动花絮: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399.jpeg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401.jpeg

数学:糖果找家

盛二小一班

活动目标:

1.学习将糖果按软硬、颜色分类。

2.乐意参加数学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活动的快乐。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自制红、黄、蓝三色糖果若干.贴有糖果标记的箩筐三个。

活动过程:

1.介绍游戏名称。

师:老师做了一些玩具糖果,我们来跟它们一起玩糖果找家的游戏吧。

2.认识糖果的家。玩糖果找家的游戏。

(1)出示贴有不同颜色标记的箩筐:糖果放在哪个箩筐最合适?(请1~2位幼儿操作)你怎么知道糖果放在这个箩筐里?

(2)认识颜色标记。

(3)幼儿按颜色标记分一分,幼儿个别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边放边说送黄色糖果回家。

活动反思:

在组织《糖果找家》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以游戏的形式贯穿始终,从根据糖果宝宝的颜色跟它们打招呼,到以糖果宝宝出去玩,可是天黑了还没有回家,请小朋友送它们回家为由,引导幼儿根据颜色标记送相应糖果回家。总体来说,孩子们的兴致还是很高的。每个孩子都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特别是让他们帮忙找糖果宝宝的时候,他们很兴奋。活动的目标基本达成。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402.jpeg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403.jpeg活动花絮:

 

 

 

 

 

 

歌曲:跳跳糖

盛二小一班

活动目标:

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地表现跳跳糖。

2.能创造性地表现出不同的跳姿。

3.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

“跳跳糖”的音乐、实物跳跳糖若干。

活动过程:

一、好吃的跳跳糖。

出示跳跳糖让幼儿品尝)这是什么?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舞的?(提示幼儿可用身体动作表现)

幼儿边品尝边与同伴相互交流吃跳跳糖的感觉。

二、学做跳跳糖。

1.幼儿欣赏跳跳糖的歌曲。跳跳糖在干什么?它是怎样跳的?最后它会变成什么?

2.幼儿创编跳跳糖跳舞的姿态。教师从幼儿创编的动作中提取有创意的动作鼓励大家一起模仿学习,注意要有节奏,体现出跳的感觉。

3.幼儿随音乐有节奏地模仿跳跳糖跳舞。

三、有趣的跳跳糖游戏。

教师:(出示“巨人”的大嘴巴)“巨人”的嘴巴好大呀,今天“巨人”要邀请跳跳糖到它的大嘴巴里做游戏,一定很好玩。

1.教师带领幼儿在巨人的“大嘴巴”(幼儿围成一个圈)站好。跳跳糖先在什么地方跳舞?什么时候要进入大嘴巴呢?什么时候要跳出大嘴巴呢?那么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大嘴巴里?什么时候不见的呢?是在歌曲的前面还是后面呢?幼儿完整欣赏歌曲。

2.跳跳糖跳进嘴巴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3.跳跳糖跳出嘴巴不见时怎样用身动作表示呢?

4.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游戏的玩法。注意提醒幼儿要用自己创造的动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并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或跳出大嘴巴。

5.幼儿游戏。一部分幼儿扮演跳跳糖,其余的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表示大嘴巴拍手唱歌,然后交换。

 

活动反思:

本节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从幼儿感兴趣的“吃”入手,以跳跳糖为主要内容,创设活泼、宽松、自由的氛围,激发幼儿大胆想像,用多种跳的形式表现出跳跳糖跳的样子,充分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在老师的激发下多数幼儿思维活跃表现出了多种跳的形式,小脚的出现、跳跳糖娃娃的奖励使幼儿感受到了游戏的乐趣,活动场面用音乐调控的较好,活动环节的设置较自然,

 

活动花絮: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404.jpeg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405.jpeg

 

 

 

 

 

 

 

 

 

 

 

美工;七彩糖果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泥团、糖纸包装做成糖果。

2.能自主地参加操作,有乐观的活动欲望。

3.能绽开丰富的想象,大胆自信地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

活动预备:

方形皱纹纸若干、橡皮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说说好吃的糖果。

1、引导幼儿围绕"我吃过的糖果'争论。

提问:小朋友吃过糖果吗?糖果是怎么样的?你吃过的糖果是什么味道的?

二、看看好玩的糖果。

1、出示老师制作的糖果,请幼儿猜猜这是用什么东西做成的。

2、请幼儿拆开糖纸,看看糖果是什么外形的。

3、提出任务:为糖果屋供应各种各样的糖果。

三、做七彩的糖果。

1、做糖果。

①重点引导幼儿做出各种各样外形的糖果。

②鼓舞幼儿依据糖的口味选择相应的颜色,如牛奶味可以选择白色的泥来制作等。2、包糖果。(练习拧的技能)

老师知道留意点:泥团的大小要适中,做好的糖果要装在小盒子里。

 

活动反思:

孩子包糖果的乐观性很高,几个能干的孩子有的孩子能有快有好地履行操作内容,爱好仍旧特别深厚;根本不需要的老师的指导就能自己履行任务。但是,由于孩子的年龄及动手力量的差异,有的孩子则动作缓慢,而且需要老师的关心才能履行,这里就消失了一个时间差。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对先履行的孩子提出了一个要求:你们可以去帮帮你边上需要关心的小朋友,也可以再到老师这里来领取材料,连续制作糖果宝宝。在孩子履行作品后,在我的指导和关心下,再进行尝试。先做后说的方法,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促进了幼儿制造性思维力量的进度。

 

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406.jpeg活动花絮:https://wxssy.wxlxjy.com/contents/sitefiles2060/10301171/images/41958407.jpeg

 

 

 

 

 

 

 

 

科学:彩虹糖的秘密

盛二小一班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彩虹糖在水中溶化的现象,情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觉。

2、能在教师的示范、讲解下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并能注意观看实验中的现象。

3、感受色彩转变所带来的惊喜。

活动准备:

彩虹糖、托盘、装有水的塑料杯

活动过程:

一、萌生爱好

1、教师在口袋里摇晃彩虹糖,用声音激起幼儿的爱好。

2、教师引导幼儿仿照彩虹糖发出的声音。

二、观看彩虹糖的颜色

1、教师出示彩虹糖,了解幼儿的已有体会。

师:究竟是什么?你们想不想明白?认真看哦!变!变!变!哇!是什么?

师:你吃过吗?你吃的彩虹糖是什么颜色的?

2、教师将彩虹糖倒在桌上的托盘中,引导幼儿观看彩虹糖的颜色。

师:彩虹糖的颜色真的和你们说的一样吗?想不想看一看?

师:彩虹糖有哪些颜色?

三、明确实验步骤和要求

1、教师出示装有水的塑料杯,介绍实验材料。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帮忙幼儿明确操作的步骤和要求。

3、观察彩虹糖的变化。

4、教师率领幼儿一起复述实验步骤。

四、幼儿实验,教师观看指导

1、幼儿操作,教师个别了解幼儿的发觉。

2、教师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小结:原先彩虹糖上的颜色溶化到水里去了。

五、教师实验,拓展幼儿的体会

1、幼儿猜想多颗彩虹糖放进水中的转变。

2、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彩虹糖放入水中的色彩转变并进行想象、表达。

 

活动反思:

在设计活动时利用孩子最喜欢的彩虹糖,让孩子看外在变化感知溶解,接着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如果把糖和果珍放在水里会怎么样呢?通过实验—观察—发现—交流的过程,让孩子了解溶解。因为小班幼儿记忆较长的实验要求

有困难,所以,我示范讲解后必须帮助幼儿用短句进行复述和强化,以便幼

儿正确操作。小班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通过简单

的搅拌动作,看到了水从透明无色到有颜色的变化过程,在惊喜的同时自然

地获得了有关溶化的科学经验。另外,也因现象变化明显,幼儿有了交流的基础,因而有话可说,有话愿意说。

2022-11-04 14:05:00
来源:无锡市盛岸实验幼儿园

公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