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本课程:“雨”你同乐
盛二小一班本《“雨”你同乐》课程审议记录
课程名称 |
“雨”你同乐 |
审议阶段 |
前审议 |
时间 |
2023.4.11 |
幼儿关注点(课程来源) |
淅沥沥,哗啦啦,下雨了!孩子们常常抱怨下雨的日子太没劲儿,不能出去玩滑梯,一一小朋友问她的好朋友:“你知道雨是什么颜色?”毛毛说:“蓝色的。”兮兮说:“白色的。”孩子们的话匣子打开了,那我们一起来雨天里寻找快乐吧,同时,也了解了雨,培养乐于观察、乐于发现的科学品质。使幼儿在快乐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经验。 |
||||
环境设想 |
课程起源, 表征幼儿雨天大讨论,粘贴绘画的下雨用具。制作折纸伞装版面。 春雨调查表:亲子共同讨论用绘画、文字的形式表现春雨的特点。 彩色的雨滴:幼儿雨伞涂色,用彩泥制作小雨滴粘贴在纸上。用彩纸 制作小雨滴悬挂在云朵下面。 雨水大集合:粘贴幼儿穿雨衣、雨鞋、撑伞在雨中拍摄的照片,粘贴 在园内寻找雨水的图片。 |
||||
资源利用 |
1、下雨天,家长与孩子一起赏雨,可以让孩子穿好雨衣、雨鞋或者打着小雨伞感受一下雨滴。 2、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春雨调查表,幼儿讲述并尝试用简笔画来记录,家长可以适时帮助孩子。 3、请幼儿从家中带一些材质不同的废弃物品,如奶粉罐、饼干盒、小塑料桶等,放到教室外的屋檐下,等下雨的时候,与幼儿一起听听雨滴落在不同物品上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
||||
教育价值 |
1、喜欢下雨天,了解天气的变化是很正常的,雨天也可以做开心的活动。 2、有观察身边发生的自然现象的兴趣。 3、知道花儿的生长需要阳光雨露,有爱护它们的情感。 4、知道雨形成的原因,大致了解天气变化的原因。 5、知道不同雨具的名称和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雨伞。 |
盛二小一班本《“雨”你同乐》课程审议记录
课程名称 |
“雨”你同乐 |
审议阶段 |
过程审议 |
时间 |
2023.4.21 |
|
问题探索 |
问题呈现: 游戏期间小朋友又提出新的问题,怎么把树叶上水收集起来呢?雨是什么味道? |
|||||
共识与对策: 教师和孩子通过自己的方式找到工具接雨,有的用彩泥盒,有的用玩沙的水壶,有的用放玩具的箩筐。“雨从哪里来?”讲述了故事“小水滴旅行记”,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幼儿直观感受雨的循环过程,巩固雨的形成过程,同时也了解雨的作用,对雨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 |
||||||
环境 创设 |
主题墙思考: 通过亲子问卷调查表、美术作品、活动照片集等展示出来,使课程实现可视化。幼儿通过资料的整理、将优秀作品进行呈现,既是对项目课程的回顾,也是对项目的总结与提升。 |
|||||
区域的调整: 语言区:提供绘本《七彩下雨天》,故事盒子《下雨的时候》 益智区:提供云朵和雨滴操作材料 美工区:折纸小雨伞、绘画彩色的雨滴、泥浆画《下雨啦》 建构区:小动物盖房子。 生活区:“倒水”:提供盛水容器 |
||||||
幼儿发 展评价 |
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改变孩子对雨天的看法,引导幼儿在雨天里寻找快乐。大家可以在雨中做游戏;可以用手接雨滴,听听“水滴交响乐”;还可以跳水坑,充分体验、感受雨天带来的乐趣。与此同时,“雨天”也会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孩子们在主题活动结束以后,纷纷说喜欢雨天,喜欢穿雨衣、穿雨鞋,在雨水里玩耍很开心,期待雨天的到来。
|
盛二小一班本《“雨”你同乐》课程审议记录
课程名称 |
“雨”你同乐 |
审议阶段 |
后审议 |
时间 |
2023.4.25 |
|
课程回顾 |
幼儿的发展: 通过“‘雨‘你同乐”的系列探索活动,我们可以看到,孩子们始终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发现感受雨水——了解下雨——制作雨伞——玩雨水的游戏——收集雨水等一系列活动中,孩子们不仅获得丰富的经验,还发展了逻辑思维能力。我们充分利用身边资源,放手让孩子自我发现、自我探索,让他们在探索活动中体验,感受活动带来的乐趣。 |
|||||
环境创设 |
主题墙: 课程起源,表征幼儿雨天大讨论,粘贴绘画的下雨用具。制作折纸伞装饰版面。 春雨调查表:亲子共同讨论用绘画、文字的形式表现春雨的特点。 彩色的雨滴:幼儿雨伞涂色,用彩泥制作小雨滴粘贴在纸上。用彩纸制作小雨滴悬挂在云朵下面。 雨水大集合:粘贴幼儿穿雨衣、雨鞋、撑伞在雨中拍摄的照片,粘贴在园内寻找雨水的图片。 |
|||||
区域: 语言区:提供绘本《七彩下雨天》,故事盒子《下雨的时候》 益智区:提供云朵和雨滴操作材料 美工区:折纸小雨伞、绘画彩色的雨滴、泥浆画《下雨啦》 建构区:小动物盖房子。 生活区:“倒水”:提供盛水容器 |
||||||
材料: 绘本故事书、故事盒子、画有云朵的操作纸、雨滴卡片、长方形彩纸、毛根、双面胶、画有雨伞的画纸、彩泥、泥浆、画纸、箩筐、清水积木、小动物玩具、盛水容器等。 |
||||||
家长资源 |
1、下雨天,家长与孩子一起赏雨,可以让孩子穿好雨衣、雨鞋或者打着小雨伞感受一下雨滴。 2、家长与幼儿一起完成春雨调查表,幼儿讲述并尝试用简笔画来记录,家长可以适时帮助孩子。 3、请幼儿从家中带一些材质不同的废弃物品,如奶粉罐、饼干盒、小塑料桶等,放到教室外的屋檐下,等下雨的时候,与幼儿一起听听雨滴落在不同物品上发出的不同的声音。 |
|||||
教育策略 |
在课程游戏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幼儿园的自然课程的构成形式应能够将自然资源与游戏资源二者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孩子们提供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丰富和拓展孩子们的动手实践经验,提高幼儿园时期的自然课程的整体性教学效果。因此,幼儿园教师应当能够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及时创新游戏的开展形式,合理有效的加快推进幼儿园内部的游戏化自然课程的整体化发展进程。 |
|||||
课程延伸 |
1、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及兴趣,可把有关雨水的材料投入到美工区中,让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可继续作画。 2、在一次下雨过后,幼儿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让雨伞、雨衣、雨鞋上的雨水不见。 3、 把自己接到的雨宝宝带回教室,坚持每天观察,发现雨滴的变化。 |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