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菜》主题活动
《生菜的秘密》
班级:盛二中一班
主题说明: 我们的小菜园种植了生菜,孩子们经常跑去照顾自己的生菜宝贝。它是孩子经常吃的食物,但是看似非常熟悉的生菜,孩子们知道的不多,尤其对生菜的营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幼儿时期,正是孩子们长身体的最佳时期,每天需要从食物中不断获取各种营养物质。但是,满街的烧烤小吃,肯德基、麦当劳芳香四溢,吸引了许多孩子。餐桌上的蔬菜与之相比,不及其香、不及其脆。很多孩子存在不爱吃蔬菜、偏食的习惯。这次主题的设计意图就是要在引导幼儿通过活动认识生菜,探究生菜的营养价值,学习科学食用蔬菜的初步知识。通过活动使学生对生菜有个正确的认识,养成爱吃蔬菜、不偏食的好习惯。因此,我选定了“你好!生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让孩子们喜欢蔬菜。 |
|||||
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生菜外形特征及其特定的切面。在活动中尝试形状与色彩的选择搭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2.技能目标: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下去的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帮小动物收蔬果、送蔬果。 3.情感目标:培养孩子喜欢生菜,不挑食,喜欢吃蔬菜的好习惯。 |
|||||
主要活动: |
|||||
综合活动:好玩的生菜 |
美术活动:生菜奶奶过生日 |
||||
体育活动:送菜忙 |
数学活动:生菜丰收了 |
||||
音乐活动:摘生菜 |
|
||||
环境创设: 1. 活动室:和幼儿家长共同创设“生菜”环境,将幼儿及亲子制作的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内。 主题墙:《生菜的秘密》设计四个版块: 生菜奶奶过生日、好吃的生菜、虫虫大危机、生菜真好玩。 游戏区域:(1)、阅读区:有关生菜的绘本(2)、益智区:虫虫来了怎么办?(3)、美工区:生菜变变变(4)、建构区:有趣的小菜园(5)、表演区:《生菜奶奶过生日》情景剧。材料:生菜图片、与生菜相关的绘本、配对操作材料、超轻黏土、各色彩纸、瓶子、丙烯颜料等。 |
|||||
家园共育: 1、亲子调查《生菜知多少》 2、家长利用网络或者图书,提供有关生菜的知识,和幼儿一起分享,增加相关知识。 3、家长微视频分享家长微视频分享有关乌龟的绘本故事:如《龟兔赛跑》、《想看海的乌龟》等等,发送到一起长大供孩子们学习,获取更多有关水的相关知识。 |
|||||
主题反思: 在本次主题活动中,我们将让孩子探究了自己种植的生菜,分享吃过或看过的经验,请幼儿画出这些生菜的样子;活动前我们会请家长领着他们到附近的菜市场或超市参观,看看生菜的真实模样,观察这些生菜和我们吃的时候是否一样;我们还将引导幼儿体验观察生菜的真实成长环境,通过种植、品尝、幼儿亲自烹调等感官游戏,探索蔬菜的形、色、气、味等;在本主题结束之前,我们会让孩子回家与父母拟定爱吃的生菜食谱,依食谱准备购物清单,举行烹调蔬菜大餐的活动。 生菜主题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能让幼儿感受到生菜渐渐成长的过程、种子渐渐发芽、长大到结果的模样,这样从无到有的经验弥足珍贵。透过这些探索活动,幼儿不但可以认识生菜,知道生菜的营养,了解蔬菜的成长过程与环境,还能通过烹调了解食物加热的变化。请您参与我们的活动,和孩子一起来研究、探索。
|
综合:好玩的生菜
活动目标:
1、认识生菜外形特征及其特定的切面。
2、在活动中尝试形状与色彩的选择搭配,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对美的欣赏能力。
3、让幼儿在玩中学,体验创造的乐趣,培养对生菜探索的兴趣。
活动准备:
1、实物生菜,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
2、各种蔬菜及其切片、小刀。颜料、毛笔、图画纸、废报纸、抹布。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来看一看这是什么蔬菜?
二、播放课件,请幼儿欣赏作品。
1、师:图片看完了,现在我就要请小朋友来告诉我这些蔬菜你在哪里见过吃过吗?什么味道的? 请幼儿总结生菜的特征。
2、师:小朋友的眼睛真亮,一眼看出来了。现在我们也来试试用蔬菜来作画吧!
3、老师出示一些图片。
师:请你观察一下,猜猜这些事怎么做出来的?
师:还可以怎么加工生菜菜有什么用处?(可以切开,利用它的横截面。)
4、老师边讲解边示范。
师:现在老师把这棵生菜对半切开来,你们看,这个切面是什么样子的?(像一朵花。)
师:是啊,它多像一多花呀!现在我们轻轻的在上面涂一层颜料,然后往纸上一按,瞧,一朵画就出来了。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根部对半切开来,然后在上面轻轻的涂上绿色,在这朵画的周围按一下,瞧,叶子出来了。
师:接下来,我要请小朋友也上来试试了。
老师请个别小朋友上来演示,对出现的问题加以说明。
三、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知道现在所有的小朋友都想来试试用蔬菜是怎么画画的了,所以我为每个人都准备好了材料。不过先别急,听完老师的要求你的画会变得更漂亮。首先我们在涂颜料的时候,毛笔上蘸的颜料不要太多,毛笔在杯子上刮一下,然后均匀地涂在蔬菜的切面上。其次,如果你要在涂过绿色的切面上要涂红色了,那么就先在旧报纸上把绿色擦掉,然后再涂红色,这样画出来的红色才漂亮。等会儿请小朋友到后面找个空的位子开始动手,不过,当你听到老师的铃鼓声就马上拿好你的作品回到自己的座位。听清楚了吗?
幼儿作画,教师个别指导。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的作品,喜欢和别人交流。
活动反思:
孩子们已经认识了多种蔬菜,包括蔬菜的颜色,形状,本次活动通过做一做来进一步认识了生菜。生菜印画这节课是在认识了常见菜的基础上,通过绘画的形式来进一步认识蔬菜,使小朋友意识到生菜除了有营养,可以吃,原来还可以用来画画。认知方面:通过观察生菜的横截面,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技能方面:利用蔬菜的横截面礁上水粉颜料进行印画,并能用棉签蘸颜料添画成花朵。情感方面:了解美术活动的多样性,产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想象。
活动掠影:
美工:生菜奶奶过生日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生菜名称及外形特征。
2、培养孩子不挑食,喜欢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彩泥、图片、拟人化的蔬菜,各种蔬菜、剪好的五官、四肢、生菜头饰。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创设情景表演)老师扮演生菜奶奶,请几个小朋友扮演生菜的一家生菜爸爸、生菜妈妈、生菜娃娃、生菜宝宝等。(分别戴上头饰)
2、表演情景
我是生菜奶奶,今天我特别高兴,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我得去准备准备,一会我的孩子们要来为我庆祝生日”。
生菜爸爸敲门:“生菜奶奶在家吗?”“谁呀?”“生菜奶奶,我是胖胖,绿绿的灯笼生菜。”“生菜奶奶生日快乐,我是绿绿,长长的生菜,我把我的孩子也带来了。”“奶奶好,我是小小的生菜宝宝。”
生菜奶奶:“欢迎,欢迎你们!”生菜一家:“祝生菜奶奶身体健康,生日快乐!”生菜奶奶:“谢谢,请坐请坐”
二、说说我知道的生菜
1、生菜奶奶:“今天是我的生日”除了生菜的爸爸、妈妈、宝宝、还有谁会来呢?请小朋友和旁边的好朋友说一说?猜一猜还有哪些蔬菜会来?
2、幼儿回答情况
3、(请出扮演黄瓜、番茄、茄子)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我们的小客人把!
4、小朋友你们还认识这些蔬菜吗?(幼儿回答)
5、请我们的小客人自己介绍一下吧!“我是细细长长的黄瓜,我的红红的番茄,我的穿着紫外衣的茄子,我是带着小红帽的菠菜。”
6、生菜奶奶:“欢迎你们的到来,请坐请坐。”
7、生菜奶奶:“我太开心了,来到这么多的蔬菜朋友。生菜的一家、细细长长的黄瓜、红红的番茄、穿着紫外衣的番茄、还有带着小红帽的菠菜,它们有把自己打扮的漂漂亮亮来参加我的生日会。”
三、制作生菜
1、生菜奶奶:“我的生日会一定会很热闹的。”(请小朋友制作生菜)
2、幼儿自由制作各种各样的生菜(打扮蔬菜)教师巡回指导(问:“你打扮的是谁?你想怎么样打扮它”)
四、给“生菜奶奶”庆祝生日
1、生菜奶奶:“蔬菜朋友们,你们打扮好了吗?生日会马上要开始了。”
2、请蔬菜朋友们排好队,一个一个进来。生菜奶奶问:“你是谁?我是蔬菜姐姐,我是生菜弟弟,祝奶奶健康快乐!”
3、在“生日歌”的乐曲声中,幼儿唱唱,说说自己制作的生菜。
五、我爱生菜
生菜奶奶:“生日会马上就要开始了,请蔬菜朋友们坐好,今天来了怎么多生菜朋友,有生菜妹妹…………”
活动反思:
活动中通过让幼儿观察生菜的外形,名称和特征和观察发现幻灯片上的线索积极思考,初步了解生菜的外形特征,使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生菜感兴趣,活动效果好。这让我认识到:活动中孩子应该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真正促进孩子积极思考与表达。要注重启发幼儿的方法,给予孩子思考的余地,让幼儿自己探索想出办法解决。一节好课,需要教师不断的揣摩、不断的探索研究和实践,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课上精、上活。这就需要老师平时的积累,更多的经验来造就一名合格、睿智的幼儿教师。
活动掠影:
体育:送菜忙
活动目标:
1、在情景化的游戏中,体验“送菜”的快乐。
2、培养幼儿动作的敏捷性,以及手脚协调一致的能力。
活动准备:
蔬菜玩具若干、场景布置、三个大篮子、红、绿灯。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带领幼儿开汽车进入场地。
教师出示红、绿灯:问小朋友看,这是什么?现在小朋友边听歌曲边跟老师做红、绿灯的'游戏,好吗?
老师是交通警察,你们是小司机,老师举起红灯,你们就要马上刹车,停下来。我举绿灯,你们就可以开车。小朋友听清楚了吗?那我们就开车出发吧! (幼儿可以随意在圆圈上随意小跑,教师要纠正幼儿的而一些小跑的姿势) 二、基本部分
游戏“送菜忙”
1、师:刚才我接到小猫菜市场打来的电话,她要请我们小朋友帮忙送些蔬菜过去,小朋友看,去菜市场要经过一条小路(梅花桩搭的小路),走时要小心别掉进小池塘里去了,小路的那边还有一条小沟(用画笔画的长线)小朋友们要跨过小沟,才能到达然后拿好一个蔬菜再按原路返回,送到这边的菜蓝里看看哪一组送的又多又快!
2、教师示范游戏。
3、请个别幼儿示范游戏。
教师小结:蔬菜送玩了。我们来问问小猫哪一组送的多。检验送菜情况!
小猫说:“谢谢小朋友,我要给你们送的多的那一组每人送一个小礼物。”
幼儿说:“谢谢小猫”!
4、游戏生菜回来了。
幼儿围成圆圈,有一名幼儿拿着生菜在圈外跑,然后生菜放到一个幼儿背后,该幼儿发现后,立即捡起生菜再跑,悄悄的放置在别的小朋友的背后。
三、结束部分
放松活动
1、小朋友们帮小猫菜市场送了那么多的菜,也累了,我们来放松放松,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动作,一二三,拍拍肩,三四五,扭一扭,五六七,拍拍膝,七八九,走一走。
2、小朋友们忙了一天了,回家去吃东西吧!带领幼儿开车进活动室。
活动反思:
本着“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参与者、合作者、支持者”理念我组织了这次“运砖”活动。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宽松、自由的氛围,以幼儿为主体,通过情景的创设,提供材料,推动和引发了幼儿的合作。使活动有效的得以开展,提升了孩子们的经验。结束部分,通过设定规则,保障了幼儿的合作,引进竞赛,使幼儿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但由于材料有限,虽自己也加工了一些,但还是达不到预期设想结果,只好改变原先方案,使活动的结束不像预设的结果理想。但是对于幼儿来说,需要在反复的、不断的练习中才能体悟合作的要领,所以我们以后还要在生活活动、体育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自主的环境中充分尝试,让每个孩子体验成长、体验成功、体验快乐!
活动掠影:
数学:生菜丰收了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先目测一部分再接着数下去的方法进行7以内的数数,帮小动物收蔬果、送蔬果。
2、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生菜的成熟,了解秋天是一个收获的季节。
活动准备:大图书一本、仓库4间、果篮图片若干个、各种蔬果小图 片若干个、任务卡若干个
活动过程:
1、秋天到了,小兔和小刺猬种的生菜成熟了,他们选了一颗最大的生菜,准备做一间生菜屋。于是他们挖呀挖呀,造呀造呀,终于把新房造好拉!他们住在生菜屋里又温暖又舒服。
2、猜猜小兔和小刺猬收获了多少成熟的生菜?
3、幼儿讲述,教师及时将相应的图片粘贴在大图书中。
4、小结:秋天真是个收获的季节呀。
二、 幼儿操作
1、一大早,两个好朋友就出发了,看看他们的收获吧!
出示图片:小兔收获了什么?几个?你是怎么数的?
2、幼儿介绍自己的数数方法
3、感知新的数数方法。
4、我们用这个新的方式也来数数你收获的生菜吧。
6、集体、个别幼儿尝试
7、他们收的蔬果实在是太多了,都忙不过来了,请你们也来帮帮忙吧,用刚才新学的本领来数一数,然后放到相应的仓库里去。
8、幼儿操作
谢谢大家帮助两位好朋友把成熟的蔬菜和水果数清楚了,放进了相应的仓库。 三、分礼物
1、秋天过去了就是寒冷的冬天了,两位好朋友又在一起商量了,原来他们在担心自己的朋友是不是有了过冬的粮食,他们准备送一些给朋友们,看送货单都准备好了,你们也来帮忙吧。
2、幼儿操作装蔬果篮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在生成主题活动背景下的数学活动,我在设计这堂课的时候先想到了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所以就把幼儿种植的生菜引入课堂中,贴近幼儿的生活,能引起幼儿的兴趣,能与活动目标基本达成一致,同时我也有了丰富的教具,让幼儿有一个直观的感觉。
但这节课上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教学内容有点简单,对大部分幼儿来说没有挑战性,并且在送水果的环节有点混乱,在此之前我没有设想周到。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不断完善我的教学。
活动掠影:
音乐:摘生菜
活动目标:
1、熟悉音乐,学习跟音乐较合拍地做摘生菜及踵趾小跑步的动作。
2、积极创编摘生菜的动作,体验创编的乐趣。
3、感受并表现劳动时的愉快心情。
活动准备:
1、摘生菜音乐。
2、活动场景:地上画个圆圈(仓库)。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幼儿随音乐进入活动场地。
小朋友农民伯伯的菜园可真大啊!我们一起来帮农民伯伯摘生菜,好不好?你们会不会摘生菜啊?(幼儿自主做摘生菜的动作,教师纠正)
二、根据A段音乐,通过教师的语言提示,创编摘生菜的动作。
1、幼儿创编不同摘生菜的动作,教师哼唱,幼儿练习摘生菜。
2、教师提炼幼儿创编的动作幼儿随音乐摘生菜。
3、幼儿探索互相合作摘生菜,教师哼唱,幼儿练习。
4、幼儿随音乐合作摘生菜。
三、幼儿随音乐节奏合拍地做踵趾小跑步。
1、教师示范踵趾小跑步后,幼儿辨认并说出主要特征:脚跟、脚尖,跑跑跑。
2、教师哼唱,幼儿练习。
3、跟音乐B合拍地做踵趾小跑步。
四、幼儿随AB段合并音乐在场地各处摘生菜。
五、在教师启发下随音乐做堆生菜的动作。
1、幼儿随教师一起跑成圆圈并做堆生菜的动作。
2、在教师动作情绪的感染下体验劳动的乐趣。
六、跟音乐完整地“摘生菜”。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中,每个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用心,用脑,用眼,用身体,用嘴巴,用手,用脚,内化着自己的理解,他们在匹配的音乐刺激下产生表现的激情,此时他们真正和音乐一起跳,一起笑,一起玩,体验到了活动的乐趣!
总之音乐艺术工作的听、唱、演奏,以及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分析、处理等方面的音乐能力,是在音乐实践活动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的。只有在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才是提升音乐教育能力的前提。提高教师音乐素质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自主的空间,更好地促进他们的成长。
- 2024-07-01
- 2024-06-25
- 2024-06-17